
我們都需要不斷的修行,
累積福分,增加智慧,
經常悟道,不斷的悟道,
直到悟得透徹,悟出真諦來,
能夠豁達而從容的處世,
活出最高層次的人生版本…
做人一輩子,品德做底子。
德行是一個人的內涵,
而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。
(繼續往下閱讀…)
一、積六福,增智慧
1. 健康是福
俗話說:有病的皇帝,不如無病的乞丐。
身體是智慧的載體、是事業的本錢,
如果失去了健康,就相當於失去一切。
為了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,必須養身,
飲食起居有規律,經常運動講衛生,
不要沉溺酒與色,而且還要養「心」,
不記仇,少生怨,與人和氣,保持平常心。
2. 家和是福
家和萬事興,家和福自來。
和氣的家庭,父慈子孝,夫妻恩愛,兄友弟恭。
有了良好家庭氛圍的滋養,在外創業才有底氣,
事業受挫才有支撐,受了委屈才有人撫慰。
和睦的家庭走出的孩子,
有愛心,有責任感,善於理解他人,
走上社會也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。
3. 吃虧是福
德不高者不甘吃虧,心不誠者不願吃虧,
品不正者不肯吃虧,行不端者不能吃虧!
樂於吃虧是一種境界,一種修養!
不怕吃虧,事情多幹點,
反而磨練了心性,提高了能力;
與人交往,氣量大些,
不怕吃虧,反而會得到理解和尊重!
4. 淡定是福
壓力山大,淡定是福。
拼爹拼不過官二代,拼錢拼不過富二代。
饑來則食,困來即眠,凡事認真,努力就好,
活在當下,把握此刻,就是幸福!
5. 知足是福
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,
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。
對於物質的享樂要知足,
留下更多的精力修養身心,投入事業。
6. 隨緣是福
人生如潮漲潮落,總是伴隨著七難八苦,
時光如流水,帶來些什麼,也會流走些什麼,
來的時候接受,走的時候不留。
「萬事皆緣,隨遇而安」,
是人生徹悟之後的超然,
更是「一蓑煙雨任平生」的從容!
二、行六德,是修行
1. 口德
說話要實誠,不可誇大,不可縮小。
說話要考慮對方的感受,
好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。
說話要注意時機、物件、場合等等,
沒到你說話你就說話,這是急躁;
到你說話你不說話,這叫隱瞞;
不看場合、物件貿然說話,這是瞎子。
2. 掌德
贈人玫瑰,手留餘香。
給別人掌聲的時候,也綻放了自己的笑臉,
打開了自己的心靈,啟發了自己的智慧。
子曰: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誠哉斯言也!
3. 面德
人有臉,樹有皮,
無皮之樹醜陋不堪,無臉之人何以見人?
要維護好自己的面子,也要給別人留面子。
4. 信任德
這是個崇尚資本的時代,
人力、人脈、資金、房產…都可以成為資本。
最大的資本是什麼?信任!
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,這才是最稀缺的資源!
子曰:「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
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!」
5. 謙讓德
謙讓是一種美德,
體現著和為貴的精神內涵。
臨事讓人一步,自有餘地。
臨財放寬一分,自有餘味。
俗話說,當仁不讓。
些許口食之利,位次先後,又何必爭呢!
6. 尊重德
莊子說:「以道觀之,物無貴賤;
以物觀之,自貴而相賤。」
萬物平等,何況人與人之間!
但有那麼一些人,以為有位、有權、有錢,
就自以為高貴,令人生厭、避之而不及。
尊重別人,把別人看成與自己一樣,
這才是至純至性的修養!
三、領六悟,升層次
1. 欲不可縱
老子說:「五色令人目盲;
五音令人耳聾;五味令人口爽;
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;
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」
過分的追逐身體感官的刺激,
最終就會導致感官能力的紊亂。
放縱欲望是人生的大敵,
不僅傷身,而且使人耽於享樂,不思進取。
2. 財不可貪
孔子說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,
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」
誰不想發財呢,但來路不明的錢財,
不以正道獲取的錢財,取之就可能埋下禍殃。
3. 氣不可生
頭等人,有本事,沒脾氣;
二等人,有本事,有脾氣;
末等人,沒本事,大脾氣。
《金剛經》云:「過去心不可得,
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
放空心靈,氣何由生?
4. 凡事不可過度
日中則移,月滿則虧,
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衰退,這是常理。
因此,做任何事情,都不可過度。
花要半開,酒要半醉,飯要半飽…
無論做人還是做事,都要淡泊名利,
不能太滿,不能太缺。
凡事不過度,方能進退自如。
5. 有錢千萬別省
吝嗇的財主請鄰居參觀堆滿財物的庫房,
鄰居說,我和你一樣有錢了。
財主問,你哪來這麼多錢?
鄰居說:「你的錢只用來看又不花,
我現在看了,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?」
錢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
有本事賺錢還不夠,還要懂得花錢。
有錢不能浪費,但該花還得花!
6. 做點有意義的事
人活著為了什麼?
如果僅僅是吃喝拉撒睡,
與動物也沒有什麼區別!
吃是為了活著,活著不是為了吃。
現代人心靈乾枯,受物質的奴役不可自拔,
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,可以滋潤乾枯的心靈!